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猪苓人工栽培最佳技术

    信息发布者:胭脂太太
    2017-03-12 12:30:52    来源:陕西诚信猪苓种植专业合作社   转载

    猪苓人工栽培最佳技术

    发布时间:2016-03-13 10:59 来源:未知

    活动菌材栽培法按上述要求选择猪苓栽培时间和天 然场地,根据猪苓的特性挖栽培坑。栽培坑大小应根据地形而 定,坑一般长50~100厘米、宽40~70厘米、深10~40厘米。 若海拔高,地温低,宜挖10厘米左右浅坑;若海拔低,地温高, 则宜挖30~40厘米左右深坑。深浅坑的挖掘除根据海拔外,还 要参照阳光的照射情况而定。以深30厘米,长宽各70厘米坑为 例:坑底疏松,底儿上铺一薄层树叶,一窝放5根左右事先培育 好长有蜜环菌菌索的菌棒,菌棒长60厘米、直径10厘米左右, 把菌棒均匀摆好,棒与棒间距离为4~6厘米,用树叶、树枝和 腐殖土填入菌棒之间的空隙。栽培时,把掰好的小块苓种(每 个重10~30克),每坑用菌核不少于15个,安放时小头向上, 一个个地排放在菌棒的菌索处和菌材两端的断面附近。稍微用力 压紧使菌块断面与长有蜜环菌菌索的菌材紧密结合,以便猪苓和 蜜环菌建立良好的营养关系。种苓放好后,间隙放树枝、树叶, 填腐殖土 5~10厘米,轻轻填压,不留空隙,松紧适度。上面覆 盖些枯枝落叶,用同样的方法播种两层,然后腐殖土于菌材持 平。再覆约5厘米厚培养土和2厘米厚腐殖土,盖8~10厘米厚

    杂草或树叶保湿,坑面保持龟背形,以利排水。1年后(每年如 此)再小心地添加一些新材,以保持坑中有充足的营养,供猪
    苓生长。
    (2) 固定菌床栽培法挖开已培养好蜜环菌的菌床顶土, 取出上层5根(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),将菌材(菌棒)摆入就 近另外已挖好的栽培坑内,供做活动菌材使用。下层5根菌材不 动,作固定菌床用。将掰开的小块猪苓种贴放在长有蜜环菌菌索 的菌材鱼鱗口上和菌材两端,使种苓与蜜环菌紧密接触。放好后 用腐殖土填满菌材间空隙,然后盖细土 10~15厘米,坑顶盖些 枯枝落叶,呈龟背形,以利排水。每年要添加一些新菌材。
    与天麻相似,固定菌床栽培法的猪苓产量也高于活动菌材栽 培法(其优点同天麻固定菌床栽培)。
    (3) 箱栽法(其优点及部分栽培方法参见第六章)箱栽 法培养猪苓,首先要准备箱子,塑料箱、木箱、条筐均可,但松 柏木的材料不能用,因为蜜环菌在其上不能生长。箱内四周用塑 料薄膜贴衬,防止土、水外漏,箱底要保持渗水、透气。在长 50厘米、宽40厘米、高30厘米的塑料或其他材料箱中,一般 每箱用腐殖土加沙子共15公斤。两边斜砍呈茬、直径2.0~5.0 厘米,长度10厘米、2千克重左右的菌枝。为保证猪苓生长的 后期营养,栽培猪苓时需要放置新砍回的、数量与菌枝数量相等 的新枝。然后均匀地放置猪苓种块100克。树叶200克,放在最 上层用于保湿。菌丝第二年即可长满箱。
    箱栽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好管理,将其放在室内或保温棚内, 温、湿度容易控制,可延长猪苓生长期。每个月可查看一次,箱 内腐殖土必须保持湿润,根据湿度需要定时(10~15天)在箱 中喷水,一次喷水要喷透。室内空气湿度应不低于60%为宜。 只要遮阴、自然通风、阳光不直晒、生长温度控制在30T以内 即可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